服务热线

0459-5153333

新闻分类
【行业资讯】站内外管道联合阴极保护方法
来源: | 作者:管网科技 | 发布时间: 2023-04-28 | 839 次浏览 | 分享到:
阴极保护是一种对埋地钢质构筑物行之有效的腐蚀防护方式,在油气管道行业已成熟应用,为埋地高压管道的安全运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恒电位仪是目前最常用的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的电源设备。在运行中,恒电位仪根据通电点附近长效参比电极(铜/硫酸铜电极,CSE)测得的管道通电电位变化,自动、实时地调整输出,将通电点管道电位控制在预置的电位数值。

01

背景

阴极保护是一种对埋地钢质构筑物行之有效的腐蚀防护方式,在油气管道行业已成熟应用,为埋地高压管道的安全运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恒电位仪是目前最常用的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的电源设备。在运行中,恒电位仪根据通电点附近长效参比电极(铜/硫酸铜电极,CSE)测得的管道通电电位变化,自动、实时地调整输出,将通电点管道电位控制在预置的电位数值。

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对埋地管道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动态直流干扰。在动态直流干扰严重区段,由于通电点反馈给恒电位仪内部控制单元的通电电位波动剧烈,超出了恒电位仪的控制范围,如图1所示,造成恒电位仪自动转恒流输出或者关机,由此对全线的阴极保护造成影响。

图1 受地铁动态直流干扰的通电电位波动

管道上较高的交流电压也可能对恒电位仪的运行造成影响。在较高的外部交流干扰电压下,恒电位仪可能无法开机或无法以恒电位方式稳定运行;如果恒电位仪长期在较高的交流干扰电压下工作,其内部元件会发热、烧毁,引起安全事故或造成阴极保护系统瘫痪。国内相关标准中对阴极保护电源设备的抗干扰基本要求是:抗电强度1000A,抗工频干扰电压30V

站内外管道联合阴极保护(联合阴极保护)是近年来国内管道界应对恒电位仪受外部干扰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该联合保护方式采用电缆或可调电阻对绝缘装置进行跨接,如图2所示,将站场或阀室内埋地金属结构及站外管道作为一个整体,由站内和站外的阴极保护电源进行联合保护。该方法利用站场内接地网的低电阻通道,消减杂散电流干扰强度,令外管道阴极保护恒电位仪能正常开机运行。

图2 绝缘装置跨接示意

02

联合阴极保护方法的原理

根据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长效参比电极测得的管道电位是管道防腐蚀层破损点处的混合电位。防腐蚀层破损点处吸收或排放的电流以及其电位,与该处对地电阻有很大的关系。假定防腐蚀层破损点为圆形,直径为D,土壤电阻率为ρ。则防腐蚀层破损点处对远地的电阻为ρ/2D。假定土壤电阻率为100Ω·m,破损点面积为1cm2(D=0.113m),计算得到破损点处对远地电阻为4424Ω。该电阻值远远大于站场地网的对地电阻。
当根据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长效参比电极测得的管道通电电位受到外界强烈杂散电流干扰时,如果在管道的通电点附近连接一个低电阻通道,比如跨接站内外绝缘接头将外管道与站内接地体连接,那么大部分杂散电流将通过站内地网低电阻通道流入、流出(见图3)。
图3 联合阴极保护下站内外杂散电流导通电路

站场内接地网的电阻非常低,远远低于防腐蚀层破损点处的对地电阻。在图3的并联回路中,路径中的电流反比于路径电阻。所以,此时通过管道防腐蚀层破损点流入、流出的直流杂散电流量显著减小,管道的通电电位波动将得到明显缓解,通电电位受干扰程度降低,恒电位仪就有可能恢复正常运行。如果外管道受到交流干扰,也可以用跨接绝缘接头的方法进行缓解。站内的接地网对地电阻很低,相当于一个庞大的交流干扰缓解地床,可以有效降低外管道的对地交流电压。

采用接地的方式缓解杂散电流干扰在管道界已经有成熟的应用。目前,缓解管道的交流干扰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锌带或裸铜线做接地极,其在缓解动态直流干扰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在实施联合阴极保护时,通过管道防腐蚀层破损点流进/流出的外界动态杂散电流减少,这也意味着,如果仅对该管道实施阴极保护,阴极保护电流也更倾向于从低电阻通道(站内接地)导通。这是联合阴极保护方法的一个重大负面影响,也是诸多标准中提到“如果无法确保电绝缘则应确保阴极保护效果”的原因

此外,在联合阴极保护状态下,直流杂散电流过站内接地网的低电阻通道流入,这可能造成距离站场较远的管道流出的杂散电流增加,该处管道的腐蚀风险升高。图4为采用联合阴极保护措施前后24h内管道断电电位正于保护准则规定的-0.85V的比例。在该案例中,联合阴极保护跨接绝缘装置位置为770号测试桩,采取联保措施后,750号至764号段管道的断电电位正于-0.85V的比例明显上升。

图4 联合阴极保护前后管道断电电位正于-0.85V的比例

03

站内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影响

联合阴极保护方法对进出站绝缘接头跨接的目的是利用站内庞大接地网的低电阻通道将通电点附近的电位波动缓解,令恒电位仪正常运行。图5显示的是西气东输某站场在联合阴极保护前后通电点处通电电位波动情况,在实施了联合阴极保护后,通电点位置的通电电位波动得到明显的缓解。外界杂散电流更倾向于从站内低电阻的接地网流进流出,站外管道阴极保护电流也会更多的流向站内的接地网,再通过跨接线回到电源负极。虽然借用站内低电阻接地网可降低通电点的电位波动,但是站内低电阻通道也会吸收阴极保护电流,令站外管道阴极保护效果降低。图6显示某站场采取联合阴极保护后通电点的通电电位发生了明显的正向偏移,这表明外管道的阴极保护电流减少了。

图5 联合阴极保护前后某站场通电点处通电电位波动的缓解

图6 联合阴极保护前后某站场通电点处通电电位的正向偏移

04

结论与建议

在役城镇高压燃气管道多建设在城区及城区周边,易受地铁、输电线路和高铁,以及上述干扰源的混合干扰影响。对于直流干扰,建议采用6.5cm2/10cm2试片进行监检测和评价,而对于交流干扰,建议采用1cm2试片进行监检测和评价。

对于动态直流干扰特别是由地铁引起的直流干扰,采用管道断电电位进行评价时,国内相关标准不太适用。强直流干扰时,牺牲阳极可能无法抑制严重的干扰(如地铁维检修基地附近的管道),可采用强制电流的方式对城镇燃气管道进行整治。

不能采用交流电位作为交流腐蚀风险的评判依据,而应该采用交流电流密度、直流电流密度评价交流腐蚀风险,这样虽然更为繁琐和复杂,但可更好地评价管道所受的交流腐蚀风险。

当管道受到混合干扰时,试片的直流电流存在流入和流出,当直流电流流出管道时出现直流电流密度为负值的现象,使得交流腐蚀风险评价较为困难。  


ONE

转自:大水牛测绘

转自:管网科技

声明:本网站内容大多源自互联网整理,素材、图片、版权属原作者,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对信息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证,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